【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据统计,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儿高达百万人。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礼物,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孩子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更会影响家庭幸福和谐,影响国家人口素质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宣传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有效防范出生缺陷风险,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将每年的9月12日确定为预防出生缺陷日。
我省十分重视该项工作,省人民政府更是将预防出生缺陷列入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襄阳市卫健委根据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依托襄阳市妇幼保健院,设立了襄阳市出生缺陷防治中心,建立了以县级妇幼保健院为分中心、助产机构为网底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围绕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强化“三个保障”,推动襄阳市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走深走实。
建立健全防治体系
明确责任,强化组织保障。我市先后印发《襄阳市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襄阳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方案》,成立襄阳市出生缺陷防治专家委员会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执行委员会,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及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为全面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攻坚行动奠定基础。
建强体系,强化防治网络保障。我市建立了以襄阳市妇幼保健院为中心、县级妇幼保健院为分中心、县级及以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为重要支撑、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网络。通过该网络,全市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母婴技术服务机构在市、县两级卫生健康部门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有效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攻坚行动。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有助产技术服务机构112家,婚前医学检查技术服务机构9家,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3家,产前筛查机构25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家,宫颈癌防治中心1家,听力筛查机构31家,先心病筛查机构43家、诊断机构21家、市级治疗机构3家。
紧盯目标,强化落实措施保障。全市着力抓好婚检孕优服务,落实一级预防措施,通过拍摄视频、制作海报、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保健知识等方式开展宣传,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抓好产前筛查与诊断,落实二级预防措施;抓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抓好培训与质控,提升防控质量与效果。
工作成效突出
自2021年5月启动该项工作以来,我市先后举办了全市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妇女“两癌”检查技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高危儿筛查与管理、0-6岁儿童视力筛查技术等专题培训会议,2000余人次参加培训。组织专家对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对月报数据开展质量控制,并将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全市通报,要求各地、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照问题开展自查与整改,促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规范开展。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充分利用孕妈妈课堂、公众号、抖音、电视、广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定时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社区、乡镇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及咨询活动,现场发放叶酸、宣传资料,解答相关问题,深受群众欢迎,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原创情景剧《预防地中海贫血比预防“地中海”容易多了》在湖北省第四届健康科普大赛表演类分专业复赛暨“323”出生缺陷防治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多措并举持续做好防治工作
根据市卫健委下发的《襄阳市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专病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应积极开展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扩大优生优育指导覆盖面,为群众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供便利。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市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加强诊断和治疗康复等机构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妇产科、儿科和妇幼保健等科室建设,加强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强化责任,全面落实出生缺陷防治任务。我市要求各县(市、区)政府重视该项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按三级防控要求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我市调动乡(镇)、村(社区)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宣传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宣教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宣传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加强培训,全面提升防治工作能力。我市组织开展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
加强科研能力建设。考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出生缺陷相关研究,推进成果转化运用。
严格考核,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我市将出生缺陷防治攻坚行动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年终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各地、各单位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切实提高我市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水平。